|
|
然而,直到十三日下午,法军的处境始终是比较危险的。担任正面攻击任务的四个军中,只有拉纳第五军的部分兵力进抵耶拿,并占领了兰格拉芬山。其余三个军,还处在向耶拿前进的途中。中路军团的第一、第三军和骑兵军的大部分,已经穿过耶拿,正向莱比锡方向运动,预计向敌人的侧后实行迂回。在这种情况下,普军随时都可能发起攻击,把登上兰格拉芬山的部分法军赶到萨勒河谷,然后凭借高台地势控制缪尔沙尔谷地和萨勒河上的渡口,与法军进行决战,或者暂取守势以拖延时日,等待后续部队和俄国援军的到来。
值得法军庆幸的是,普军左路军团司令霍恩洛厄在敌情判断上也犯了一个错误。拿破仑是把霍恩洛厄的一个军团当成了普军的主力,而霍恩洛厄恰巧相反,把法军的主力当成了侧卫。他认为,法军主力已经赶往莱比锡去了,更没有想到,拿破仑本人就在兰格拉芬山上。同时,他受领的任务也很明确,国王命令他率军团担任侧卫,尔后再转为后卫。因此,他只考虑到奉命防守,并部署了足够的兵力去扼守经蜗牛湾通向高台地上的那条羊肠小道,而完全没有想到,即使是担任侧卫,在此时此地发起进攻才是达成任务的最好手段。
霍恩洛厄的错误给法军迅速集中兵力提供了宝贵时间。为掩护后续部队渡过萨勒河,防止普军向兰格拉芬山发起进攻,拿破仑立即下令,把随行的近卫军调到高台地上,前去支援第五军,同时,命令后续部队连夜兼程开进。为使部队出敌不意地开到高台地上,拿破仑还派人到处寻找向导,结果,在耶拿城里找到了一个极熟悉当地地形的放牧人。该人指出,除了从蜗牛湾上通高台地的那条道路之外,还有一条通常不为人们所知的小道。不过,两条山路都很狭窄,只有步兵可以通行,炮兵和其它车辆无法开过。于是,拿破仑命令工兵前去抢修道路,拓宽车辆不能通行的地段,并亲自前去察看。他手提灯笼来到工地,给士兵鼓励。由于皇帝亲临现场看望,疲惫不堪的工:兵们立即振作精神,不顾疲劳困倦,以最快的速度加宽了道路。拿破仑在亲眼看到第一辆炮车安全通过以后才赶回营地。
拿破仑回营以后,进行了短时间的休息,随即口授战斗命令,部署明天的战斗行动。他命令第七军取道缪尔沙尔的蜗牛湾,迅速爬上高台地,对霍思洛厄的先头师进行迂回。这个先头师是由陶恩青率领的萨克森师,已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两次被法军击败。命令苏尔特的第四军从右翼向高台地机动,在第五军的右侧展开,攻击普军的左翼;第六军随第四军开进,待第五、第四军在高台地上扩张足够的空间以后,从第四军的右翼加入战斗。同时,调回随中路军团开向莱比锡方向的骑兵军,暂令该军配置在近卫军的后方,作为总预备队,准备用来扩张战果。至于中路军团的达乌军和贝尔纳多特军,仍按原计划行动。
拿破仑的上述部署,不是一个进行决战的部署。他当时的意图是:利用十三日到十四日的夜间,把他能够很快集中起来的三个军,即第四、第六和第七军,以及便于机动的骑兵军,迅速调拢,靠近已经占领阵地的第五军和近卫军,这样,把大约八万人的兵力全部集中到耶拿附近的高台地上,牢固控制该地的南部和东部,首先击退当面普军的前哨,接着全面展开兵力,尽快扩充作战地区,以便在十五日或者十五日以后与普军进行决战。
十三日夜间,浓雾笼罩着萨勒河谷及其以西的整个高台地。法军的第四、第六和第七军,整夜都在沿着狭窄崎岖的山路运动。官兵疲劳困乏,但都齐心奋勇,个个努力争先。将近拂晓时分,天气异常寒冷,晨雾越来越浓。拿破仑由一群侍卫簇拥着,出发视察部队,检查战斗准备情况。他们打着火把行进,有意大声喧哗。拿破仑不时地同土兵和军官们交谈,激励他们的斗志。并且一再宣称:今天普鲁士军队的处境,就和一年前奥地利军队在乌尔姆的处境一样。拿破仑走到哪里,哪里就是一片欢呼。欢呼声穿过浓雾,传到了普军兵营。普军土兵听到连续不断的欢呼声,个心惊胆颤,预感到厄运来临。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