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六月三十日黄昏,拿破仑下达命令,派马塞纳军的一个师在阿斯佩恩当面的浮桥旧址开始渡河,进行佯攻。佯攻行动进展顺利,法军没有遇到抵抗,很轻松地渡过了多瑙河,随底大张声势地在这个地方架设浮桥,开辟渡场。驻守阿斯佩恩前哨阵地的奥军,没有积极进行反击,只是不断加固工事。这是因为,根据卡尔大公的计划,要把法军诱到鲁斯巴赫河和高地一线,使他们自行落入陷阱。
一八零九年七月四日夜晚,电闪雷鸣,风雨交加。法军利用事先备好的渡河器材,在多瑙河上迅速架好了六座浮桥。按照预定计划,部队分成三波,向多瑙河北岸开进。与此同时,在原浮桥旧址架起火炮,对准阿斯佩恩附近的奥军阵地,连续地进行了猛烈炮击。
卡尔大公万万没有想到,十几万法军居然在一夜之间顺利地渡过了欧洲这条大河,而其渡河地点,正对准着他的暴露翼侧,敌军过河以后,立即对他的左翼造成了严重威胁。
七月五日拂晓,法军第一波的第三、第二、第四军,已经全部到达多瑙河北岸。下午三时左右,法军全部完成渡河任务,随即按照预定计划,展开成扇形战斗队形,向奥军阵地接近。
当天,在曙光升起的时候,奥军即己发现法军正在渡河。那时,法军的主力已经渡过河了。尽管如此,卡尔大公如能抓住战机,立即发起反击,那么,对于立足未稳的法军来说,必然会要遇到极严重的困难,而奥军自己则可争取时间等待援军到达。可是,卡尔大公这一次却异常的镇定、没有象阿斯佩思作战那样积极反击,因为他己作过计划,要诱使法军继续接近,以便将他们投进陷阶。
战斗的发展没有按卡尔大公的设计进行。激烈的战斗首先发生在法军左翼,发生在阿斯佩恩地区。位于法军左翼的马塞纳军,从旧浮桥处渡过河后,进到阿斯佩恩附近,在那里同奥军前哨发生了激战。几经争夺,奥军被迫放弃阵地,撤回到了瓦格拉姆以西的右翼防线。
下午三时过后,法军开始全线推进。在右翼,按照渡河的三个波次,分成前后二线。当第一线部队逐渐展开、间隔增大时,第二线部队随即进入第一线部队的展开位置。直到傍晚六时左右,右翼部队终于推进到了奥军防御阵地的前沿。有人向拿破仑建议,由于天色快黑,似应等待第二天再发起攻击。拿破仑考虑,约翰大公的一万五千名奥军,就在布拉迪斯拉发以西地区,随时都可前来增援,因而应该不失时机地马上发起攻击。这样,尽管时间很晚,而且缺少详细的侦察和炮火支援,法军仍然于晚七时以密集队形对奥军长期准备的阵地发起了攻击。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