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正当法军积极备战的时候,普军统帅部却没有什么作为。满足于开完了军事会议的腓特烈·威廉三世看不到当前军事形势的严重性,仍然处在普军强大有力的自我陶醉之中。由于五万俄军已由华沙等地向西开进,前来与普军会师,另外约八万人的后续部队也在随后跟进,普王得意地认为,有第四次反法联盟作后盾,有强大的俄军直接支援,现在已可采取行动,给拿破仑施加一点压力。因此,他迫不及待地于九月二十六日发出了最后通牒,限令拿破仑在十月八日以前将法军全部撤到莱茵河以西,不然就是战争,
本来,在普鲁士国王周围,也有不少具有远见卓识的谋臣,其中有人建议,现在不宜急于同拿破仑开战,而要利用距离、气候和补给—上的困难来消耗和疲惫法军,待俄军到达后再开始作战。然而,刚愎自用的威廉三世根本听不进臣属们的有益建议。
与国王的乐观情绪相反,普军的高级将领却对未来的战争忧心忡忡。十月七日,第一军团的参谋长沙恩霍斯特失望地说:“关于我们应该怎样做,我是知道得非常清楚的,可是,我们将会如何做,只有上帝知道。”作为主力军团的参谋长尚且如此,其他指挥官们对于下一步军事行动的理解,当然用不着谈了。这与拿破仑向他的元帅们反复说明作战意图的作法,形成了鲜明的对照。
收到普鲁士国王的最后通牒,拿破仑如获至宝,顿时如释重负。他已经作好了进攻准备,正在寻找借口,以便先发制人,再打一次漂亮的速决战。旷日持久,对他来说是不利的。如果俄普两军实现会师,那么,力量的对比将要发生重大变化。
对于威廉三世最后通牒的回答,拿破仑几乎是在接到这个文件之时作出的:那就是立即进行战争,马上越过边界。
十月七日黄昏,即在发动进攻的前夜,法军三路大军分别处于下列位置;右路纵队,苏尔特的第四军已进到拜罗伊特,第六军在其后面一天行程的位置上,中央纵队,贝尔纳多特的第一军和缪拉的骑兵主力进到了科堡以东地区,达乌的第三军和近卫军在后面跟进,左路纵队,拉纳的第五军也已接近科堡,第七军在其后面跟进。
十月八日,法军分三路进入了萨克森。行军是相当艰巨的,他们要翻越森林茂密的图林根山,还要同占领各个隘路的普军前哨进行战斗。比如,第七军要在这种山路上以每天近四十公里的速度连续行军几天,才能按照预定时间参加战斗。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