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鲁希1766年10月23日生于巴黎附近的维莱特城,他的父亲是一位候爵。作为贵族子弟,他14岁就进入位于斯特拉斯堡的炮兵学校学习,1781年毕业后被授予炮兵中尉军衔。不过他对炮兵不感兴趣,在1784年想法转入了国王禁卫军的骑兵。大革命爆发后,由于他的贵族身份,他失去了军官资格,被迫在家里过了几年平民生涯,但他显然并不愿意过平淡的生活,在1792年法国大扩军时期,他重新加入军队,在阿尔卑斯军团中任炮兵军官。1793年参加平息了法国南部旺代省的保王党叛乱。可是不久就又因为他的贵族身份而被迫辞职。1794年再入军队。1795年他在由奥什将军率领的西路军参谋部中任职,参与平息了英国支持的半岛叛乱。1796年在奥什手下参加入侵爱尔兰的战争,试图通过支持爱尔兰独立来打击英国,但没有取得成功。1799年在意大利作战,任意大利军团司令莫罗将军的总参谋长。1799年8月15日在著名的诺维之战中受伤被俘。获释后,指挥莱茵军团(司令莫罗)的一个步兵师,参加了1800年12月3日的霍恩林登之战,大胜奥地利人。大约在1801-1805年间晋升为将军。在第二次法奥战争中,率一个师参加了乌尔姆会战。1807年2月7-8日,参加艾劳之战,格鲁希在此战建立了殊勋。6月14日又参加了弗里德兰会战。后任西班牙军队骑兵总指挥兼马德里总督。1809年,他在欧仁亲王手下参加意大利战役,负责指挥第一龙骑兵师。6月14日,他率该师参加拉比之战,立下赫赫战功。7月5-6日,在达武元帅手下参加瓦格拉姆会战。俄国战役中,他在欧仁亲王手下,指挥第三预备役骑兵军团参加了有决定性意义的博罗迪诺会战。接着相继参加了小雅罗斯拉维茨(10.24-25)、克拉斯诺耶(11.17)、别列津纳河(11.27-29)等战斗。由于在俄国的恶劣环境中健康受损,格鲁希未能参加1813年的德国战役,但在1814年法国战役中,格鲁希作为骑兵指挥官参加了大部分战役。波旁王朝复辟期间,格鲁希被任命为监察长,百日王朝期间,格鲁希又为拿破仑服务。1815年4月15日,因为镇压了保王党在南部的叛乱,格鲁希被授予元帅权杖,时年48岁,他也是拿破仑所晋升的最后一名元帅。格鲁希先是指挥北方军团的骑兵军,后来指挥北方军团的右翼(第三、四军和第一、二骑兵军共3.3万人)参加了6月16日的利尼之战和6月18日的瓦夫尔之战。由于格鲁希既未能支援数英里之外的皇帝在滑铁卢的作战,又没能阻止皇帝让他追击的布吕歇尔军团支援威灵顿的英荷联军,从而加速了皇帝的战败。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后,格鲁希为避免遭受政治迫害而流亡美国,这个决定无疑是英明的,没有出国的元帅们都遭到了迫害,其中内伊元帅更是丢掉了性命。1821年,格鲁希被赦回国,1831年11月19日,法国政府恢复了他的元帅军阶,次年,格鲁希进入贵族院。1847年6月7日,格鲁希病逝于巴黎,享年80岁。1873年,他的回忆录经其孙G·德·格鲁希编辑整理后出版。
格鲁希作为骑兵指挥官是勇敢果断的,夺取了许多作战的胜利,但在需要独立指挥作战和指挥大型战斗时,格鲁希显然缺乏魄力和信心。拿破仑一世对格鲁希在滑铁卢的失误并没有过分指责,因为他知道格鲁希的弱点,把一半主力交给从来没有独立指挥经验的人率领显然是不谨慎的;同时,拿破仑也认为他未能给予格鲁希以明确的指示,但格鲁希缺乏主动精神却是其自身的缺陷。
|